•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夜市经济的难题待解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3-07-19 15:52点击:4361次来源:工人日报

      据《重庆日报》7月16日报道,截至目前,“中国夜经济十大影响力城市”已被重庆连续3年蝉联榜首。重庆的消费有六成发生在夜间。不过,随着夜间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夜市经济规模与日俱增,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污染环境等一些问题和矛盾也亟待得到解决

      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市经济可以说是城市经济开放度、便利度和活跃度的晴雨表。不过,夜市可能带来的占道经营、噪音扰民、污染环境等问题,也是不少城市面临的难题。

      一座城市的烟火气也因形形色色的摊位变得更浓,但有限的公共空间也被一定程度上的挤占了。一些城市中的夜市以公路为摊位摆放点,不仅让道路变得狭窄,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风险;各取所需的商家与消费者乐此不疲时,周围的居民或许正饱受噪音带来的痛苦与伤害……

      夜市经济要想可持续发展,就不能顾此失彼,将部分人的受益建立在其他人权利受损的基础上。因此,夜市经济不仅是经济课题也是治理考题。以噪音扰民为例,摊贩商家有多挣钱的想法,附近居民有安宁权的诉求,双方通常难以通过利益协商实现合作。“既然你不讲理,我就更不讲理”——当合理诉求得不到尊重和回应,少数居民便采取了以牙还牙的方式,用高音喇叭和摊贩商家针尖对麦芒,如此只能两败俱伤。

      所以,应该在不同人的利益诉求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放”与“管”之间找到两全其美之道,让夜市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火爆的夜市经济,有心参与的人或商家也要多一些清醒与审慎,不要趋之若鹜。须知,市场竞争是残酷的,夜市经济看上去很诱人,也隐伏着风险与挑战。如何在传统模式基础上提档升级,如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以避免同质化竞争,如何擦亮品牌、形成特色,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进而言之,让夜市经济成为可持续的热经济,构筑起的是城市更丰富的夜生活,增强的是公众的幸福感指数,这也关乎城市面貌的更新、城市品质的提升。作者: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