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武大教授王炎松:鄂东南民居多为移民聚落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13-10-24 10:59点击:309次来源:

      武大教授王炎松:

      鄂东南民居多为移民聚落

    黄陂大余湾民居

    (长江日报 记者刘功虎)昨日,武汉大学建筑系教授王炎松在中国地质大学给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民居,他提到鄂东南民居模仿了徽派建筑,也留下了移民聚落的特征。

      面对在座200多位外籍专家、外国驻汉机构代表、留学生,王炎松重点介绍了徽派建筑、土家寨子、鄂东南民居和四明山古村落等四类南方民居。

      他说,鄂东南地区围绕九宫山脚下的崇阳、通山、阳新和武穴一带伸展,山势连绵,水系网布,气候温暖湿润,历史上是“江西填湖广”的核心区域,民居具有黑瓦白檐、门匾突出的特点,而且从门匾上可以大致判断户主的姓氏,比如“渭水人家”就是姓姜,因为姜太公曾经垂钓渭水。从这个门匾还能知道,这户人家的先祖可能是从陕西迁至南方,再由江西辗转至湖北。

      王炎松比较了汉族民居与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民居的结构差异。他说,汉族传统乡绅治理下的宗族村落,都具有大聚居的特点,中间是大祠堂,居所朝两翼或四周扩展,富庶地区的村落还会有文庙、塔、亭等配套设施,依山傍水。而少数民族村落,比如土家寨子,主要藏身深山,一般没有祠堂,呈现大散居、小聚居的特征。这些反映了汉族对宗族历史传承更为重视、求入世闻达之心更强烈的文化特色。

      讲座由武汉市委宣传部国际交流传播中心主办,是“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第17场。

      

     

     

    责编: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