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人口所长蔡昉先生参加了这次会议,他认为:农民市民化需要算账,算帐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了解真实的收益和真实的成本。算的帐才可能推动改革;未来的改革有收益,也有所损失,但是如果算出来一个总收益大于损失,获得的净收益就可以适当的补充改革中有损耗的方面。企业居民政府之间分担是一部分,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分担,这也是改革的方式,更有利推进的。
第二推进农民工的市民化也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可以大幅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包容性。概括一下农民工市民化,潜在增长率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提高的。第一是增加劳动力供给,第二是获得生产率的所得。第三对企业来说,如果按目前的工资上涨速度,可能调整时间不够,造成太大损失,因此需要赢得时间,用公共政策改革继续拉动劳动力的转移。
当我们知道改革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可以去想象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来分担改革的成本,使得改革真正的推进,改革推进以后带来收益,带来收益以后进一步改变,进入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