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正文

    延津每年吸引全国上万名蟋友 田野变作不夜城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13-10-24 10:59点击:309次来源:

      楚天都市报讯图为:蟋蟀亦称促织、蛐蛐。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雄性善鸣,好斗。CFP图

      据《大河报》报道立秋至白露是蟋蟀交易的旺季,河南延津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上万名“蟋友”。

      小小蟋蟀搅动了一个县,五六万男女老少齐上阵,过起了白天睡觉、夜里捉虫的特殊日子。一只蟋蟀少则三五元,多则上百元,若运气好了碰到极品则能卖到千元万元。今年市场上,农民抓的一只蟋蟀卖出了1.27万元的高价。

      不仅如此小蟋蟀还带动了延津县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每年能给延津农民增收一亿多元。

      田野变作不夜城

      打工者回乡抓虫

      延津县蟋蟀民俗文化协会会长王秋国告诉记者,每年八九月份,延津县130多个村子70%以上的农户组成浩浩荡荡的捕捉蟋蟀大军,一些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也返乡加入其中。目前,延津县已有13个蟋蟀交易市场,分早市和夜市。

      记者在该县石婆固乡老仪门村,见识了夜市的红火和热闹。

      晚上9点,村子的街道上一片灯火辉煌,路边的空地上一张张小桌一字排开。农妇吴大姐在自家门前高高低低摆了二十张桌子,每个桌子上吊着一个明亮的节能灯。“大桌一晚上收20块,小饭桌收10块。昨儿晚上除了出租桌椅挣了250块钱外,我还介绍一个村民卖给上海老板一只好蛐蛐,挣了200元中介费。”吴大姐高兴地说。

      说话间,下地捉蟋蟀的村民陆续回来了。远远望去,一个个小光点在马路上列成长长的一队,煞是壮观。走近一看,村民们几乎都是统一的装扮,头戴矿灯、身披雨衣、脚蹬胶靴。顾不上拂掉身上的草叶,他们赶忙到客商那里去验货。

      上海客商从老仪门村村民袁嘉慧手里接过竹筒,去掉一头塞着的棉花,小心翼翼地把蟋蟀倒进手里,然后用小网兜扣在手心观看了半天。最后,客商相中了其中的两只。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80元卖掉了两只。

      “俺两口子平时在外打工,这时候就回村逮蛐蛐,有9年了。刚开始每年卖蛐蛐能挣5000多,这几年技术好了,逮的蟋蟀质量高了,一月能收入9000多,打工一人一个月才挣2000多。”袁嘉慧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最贵的一只蟋蟀卖了2300元,听说其他好手逮的蟋蟀一只上千,一个月能挣三万多。

      上海来了上千人

      有人花费十几万

      据王秋国会长讲,在1997年上海蟋蟀协会举办的斗蟋友谊赛上,延津蟋蟀一举夺魁,从此名声大振,引来众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上海的韩岳年是第一个来延津买蟋蟀的客商,从1998年到现在,每年都来。“最开始住在老百姓家里,摆个方桌买蟋蟀,渐渐来的客商多了,便在德士村村外的公路上形成了市场,这些年市场越来越大了。”今年,他带来的上海朋友有二三百人。“每年来延津买蛐蛐的就上海人多,今年有上千人。”

      “蛐蛐儿外号‘百日虫’,我们买回去后调养到秋分左右,挑选出来好的,等到霜降再拿出来斗,一直斗到11月底。玩蛐蛐儿要会斗,刚开始先喂它吃五谷杂粮,斗前再喂它吃鲜虾、蟹肉,这样蛐蛐儿才有劲斗。”谈起斗蛐蛐,韩先生立马来了兴致,向摊前的村民们讲起了技巧。

      谈话间,一位村民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竹筒让韩先生看货,卖了10元。

      上海复旦大学一位退休的老教授酷爱蟋蟀,这几年每年八九月他都要约上朋友来延津,“我们是工薪阶层,连吃住和买蟋蟀,花个两三万元。”他说,住在农家院里享受了农村生活的宁静,呼吸新鲜空气,还能过一把蛐蛐瘾,非常开心。

      天津的王老板今年跑来买了70多只蟋蟀,他每年玩蟋蟀要花费十几万元。

      蟋蟀大户年入30万元

      1997年,河南延津县德士村村民董瑞印(如图)第一个抓蟋蟀卖出大价钱,他抓的蟋蟀在上海比赛中取得冠军。随后,不断有客商来延津买蟋蟀,他抓住商机,在德士村蟋蟀市场第一个摆摊卖蟋蟀用具,如今已经成了当地第一大户。出售蟋蟀用具加上捕售蟋蟀,每年能收入30万元。另外,他还参加斗蛐蛐比赛。

      南宋村的县民俗文化协会理事樊英,家里腾出8间房,办起了农家旅馆,今年接待了20多位买蟋蟀的老客户,加上全家捕蟋蟀收入,一个月能赚5万多元。

     

     

     

    责编: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