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浙江舟山的嵊泗列岛,除了传统的轮渡,还有什么交通新途径?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一条低空文旅航线刷新了游客范先生的出行体验。该航线从上海临港滨河文化公园起飞,飞抵嵊泗后,乘客可在景区观光游览,当晚入住嵊泗海岛酒店,第二天再搭乘直升机返回上海,单程飞行时间约为半小时,“简直太酷了!”
长三角,这片以4%国土面积创造全国24%GDP的经济高地,正以一体化发展的制度红利和产业协同优势,成为中国低空经济的“试验田”和“加速器”。从应急救援到即时零售、空中“飞的”,近年来,长三角的天空越来越忙,一场“低空革命”正在展开。
应用场景日日新
今年3月18日,两架直升机从上海虹桥商务区腾空而起,一南一北划向嘉兴、苏州的天空,标志着长三角首条跨省低空载客航线网络化运行正式启航。这条连接上海、嘉兴、苏州的“黄金三角”航线,最高时速达230公里,通行效率是地面交通的3倍以上。
早在去年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开通了江苏吴江至上海虹桥机场的航线,这也是华东地区唯一一条在繁忙运输机场10公里控制区内常态化运行的接驳航线。
“以前跨城开会像打仗,现在空中接驳真正让我们实现了当日往返,出行效率大大提高。”凯灵箱包销售经理李虹说。
“原本90分钟的车程被压缩至18分钟,乘客甚至能在3分钟内完成安检登机。”东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其彬说,长三角民营经济发达,跨境商旅需求旺盛,未来随着市场进一步拓展,航空器技术进一步升级,低空载人出行的成本有望降低到现在的约三分之一。
不只是低空载人,在长三角,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已渗透至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
比如,在南京浦口,无人机常态化巡航覆盖长江沿线98公里,取代50%的船巡工作量,年耗油节省资金1500万元;江苏首条空中送血航线实现常态化运营,大大缩短了血液等医疗物资的配送时间,提高了救治效率。
无人机更是守护着居民“舌尖上的快乐”。清晨,一架顺丰丰翼无人机从浙江嵊泗枸杞岛起飞,载着刚捕捞的5公斤海鲜,穿越东海,3小时后,这批海鲜被端上上海一家餐厅的餐桌。
在上海的部分高校、商圈,无人机“空投”也成为促消费的重要抓手。美团无人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美团已在上海杨浦区开通多条航线,覆盖办公、景区、市政公园等场景,累计完成超45万订单,配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3倍以上。比如,其在杨浦区的3条航线,可在高峰时段快速配送餐饮,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同时通过AI调度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单日峰值配送量达189单。
“隐形冠军”在诞生
低空经济的爆发,离不开核心技术的突破与产业链的深度协同。
尽管在外观上看起来与传统桨叶差别不大,但只需要伸出食指,桨叶就可以轻松保持平衡,并且毫无坠手感——这背后的秘密就源自总部位于江苏连云港的企业中复神鹰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它强度比钢高10倍,重量却轻如羽毛,成为eVTOL机身轻量化的关键。
中复神鹰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10年到20年,低空经济有望迎来2万亿美元的市场。公司生产的碳纤维将是这个行业核心部件的原料,其中无人机的支撑结构和无人机桨叶都可以由碳纤维制作,尤其是公司生产的T700级及以上等级碳纤维产品,能让国产eVTOL的机身成本比铝合金还要低。
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隐形”技术引擎,电池技术同样是行业关注的焦点。去年8月,宁德时代与上海峰飞航空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宁德时代独家投资数亿美元,成为峰飞航空的战略投资者。双方将共同致力于eVTOL航空电池的研发,在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
深耕无线电感知和频谱大数据分析技术,特金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则致力于提供全球领先的低空安全管控解决方案。近年来,公司的TDOA(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利用时间差进行定位的方法)城市级网格化无人机管控解决方案,成功实现对低空飞行目标的“监测、预警、识别、定位、追踪、处置”全流程闭环服务,同时支持大规模组网和大区域无缝覆盖,为各领域的应用构建起低空安全的“数字护城河”。
“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低空安全作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迎来了重要机遇。”特金智能董事长姜化京说,下一步,公司还将持续推进低空安防的技术突破与品类扩展,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区域协同更赋能
长三角低空经济的崛起,更是一场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的“双螺旋革命”。
2024年11月7日,《长三角低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苏州共识》签署,明确构建“技术攻关、场景创新、基础设施、飞行管理”六大协同体系,并设立200亿元专项基金支持产业链关键环节。当天,低空产业联盟长三角分盟成立,该联盟旨在进一步夯实低空行业组织体系,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发挥长三角地区低空产业优势特点,营造发展良好生态。
政策红利的释放催生了跨区域协作的典范。
“如果2024年是低空经济发展元年,那么2025年就是低空经济应用元年,尤其是在各类场景应用上,要更常态化。”峰飞航空品牌总监钟瑞花说,长三角作为中国先进制造业和民营经济发展高地,既提供了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又蕴含丰富的终端场景。
据悉,目前,峰飞航空在长三角多地均有布局,其中上海研发中心主要聚焦飞控航电研发、算法等高技术领域,昆山则定位为总装基地、试飞场地,并包含一部分模组业务,位于合肥的华东区域总部未来将聚焦总装、测试、交付和展示,以及运营场景打造等环节。下一步,峰飞还将在浙江和其他地区开展新的布局。
市场跨区域协同之外,制度的协同创新更在为行业发展扫清更多障碍。
苏州市立医院设有一院六区,遍布苏州各区,每天处理住院、体检、门急诊血样标本约3万件,为促进医疗集约化,全部血样运输至苏州市立医院太湖总院,如何保障飞行平稳安全?更精准、更全面的气象服务必不可少。
“去年,示范区气象部门建立了区域灾害性天气联防联动机制,依托青浦专家气象站,联合中国气象局航空气象青年创新团队,为区域内低空飞行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青浦气象局四级调研员罗毅说,目前,相关部门已经发布了气象服务低空经济产品包,免费提供示范区逐日预报、天气预警、雷达实况、台风路径等服务。
得益于这一服务包,目前,苏州市立医院每天飞行16架次,每天运送血样1万余件,后续飞行频率还将进一步提高。
“我国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视野。”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说,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具备强大的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放眼未来,长三角有望集合政府、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秉承“拉长版”“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围绕低空产业的技术攻关、场景打造、设施建设、飞行管理等重点环节,深入推进长三角跨域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合作,联合建设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级低空产业集群。(本报记者杨金志 胡洁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