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十三朝古都”是西安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近年来,“硬科技之城”“创投之都”等城市名片,更凸显西安的发展前景。
1993年8月,西安迎来辖区首家上市公司。历经30年发展,至2023年11月末,西安市共有上市公司10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66家,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9位。“西安是中国重要的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西安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在全市上下的努力工作推进下,“十四五”期间,西安将基本形成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不断充盈、资本市场风险稳定可控、上市挂牌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资本市场的“西北角”
2023年11月底,西安市金融工作局发布关于西安市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励资金审核结果的公示,拟向辖区内的爱科赛博(688719.SH)、陕西华达(301517.SZ)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400万元;对万德股份(836419.BJ)给予一次性奖励500万元。这三家公司的上市时间,集中在2023年9月、10月。
西安市金融工作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市新增上市企业5家,上市企业总计104家。其中,境内66家、境外38家;科创板上市企业13家,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6;截至11月末,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1.04万亿元,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6位。目前,千亿市值以上企业2家,百亿市值以上企业18家。
将时间回溯至1993年。当年8月9日,陕解放A(现国际医学,000516.SZ)登陆深交所,西安也由此迎来首家上市公司。2018年,西安市出台施行了旨在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的“龙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上市挂牌的“西安军团”,并购重组的“西安高地”,资本市场的“西安板块”。
西安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五年来,全市上市企业数量实现了翻番——2018年之前,西安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共计33家,从2018年至今,西安新增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共计34家。具体来看,2020年,西安市新增境内上市和精选层挂牌公司总量达到了创纪录的10家;2022年西安市再度刷新记录,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1家,其中西测测试(301306.SZ)、天润科技(430564.BJ)等8家境内上市公司,大都是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
采访中,资本界人士认为,西安之所以能在资本市场跑道上实现“加速跑”,是“硬科技之都”集全市力量,从政策层面到实际响应的合力使然。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西安上市公司总市值为1.23万亿元,2017年年底上市公司总市值为3840.69亿元;近五年,西安上市公司总市值增长比例为219.33%,总市值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68%。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有效的市场效果背后,是市场导向和政府有为更好结合。在政策措施方面,西安市采取了上市服务持续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措施。《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仅在2022年,西安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行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西安市打造创投生态十项举措》等,持续吸引投资机构聚集;对《西安市鼓励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励办法》进行修订,2022年共拨付上市奖励9622.85万元;印发《西安市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工作规则》,进一步凝聚部门推动上市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