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十四五”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0-12-16 09:32点击:2183次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京城市副中心把城市发展从城市的最小细胞抓起。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通州区副区长郑皓称,“十四五”期间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
           郑皓介绍,通州建立了两级三类规划体系,城市副中心规划体系的“四梁八柱”逐步搭建完成。在12个组团规划和36个家园的基础上,进一步划定470余个细分单元和5800余个地块,建立“街区-细分单元-地块-建筑”逐级传导的规划管控体系,保障规划落地不变形、不走样。全面实施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制度,每个组团、每个特色小城镇都有1名首席责任规划师。
           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工作台账、一本项目图集和一份责任清单,做到388项市区重点工程项目底数清、动态明、推进快。同时抓项目品质,建立专家评审机制,以“小街区、密路网、围合式布局”的规划理念,对丁各庄安置房、六小村安置房、文旅区10片区农民安置房等项目方案进行优化提升。
           此外,持续推进老城更新,通州制定老城双修与更新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共165个项目,划定10个重点实施片区,新开工37项工程项目,试点“自主式腾退”的棚改新模式。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现进场施工。以玉桥南里北区为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摸排无物业小区底账,创新性将零散院落打包整合形成463个物业管理单元。
           城市设计以人为本。通州借鉴丹麦、荷兰等国际先进经验,以梨园站为试点开展了地铁车站及周边区域综合环境整治工作,以人的行为模式和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步行和自行车系统示范段研究,拟在宋庄与行政办公区间建设慢行系统,将骑行距离由5.2公里缩短到3.5公里,骑行时间由35分钟缩短到15分钟,减少绕行距离,让城市居民在漫步中感受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