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圈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0-12-07 10:08点击:1426次来源:工人日报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精神。北京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谈绪祥同志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北京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的具体情况。

           谈绪祥介绍,“十三五”以来,北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首批市级机关顺利迁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会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市委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更加突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地位和分量,在2035年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中都有相关表述,并把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务摆在重要位置。“十四五”时期,北京将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齐飞,构建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重要一翼”,将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高水平规划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是牢固确立绿色发展定位。蓝绿交织、水城共融是城市副中心最突出的特色和亮点,将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打造绿色发展新优势。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打造便利可达的城市滨水生态体系,建设潮白河生态绿带,创建大运河5A级景区,推动和天津、河北旅游通航。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建筑,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二是实现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保持千亿以上投资强度,引导各方面资源优先向城市副中心投放。建成行政办公区二期,实现第二批市属行政事业单位迁入,带动更多功能和人口转移。高标准运营环球主题公园,谋划推动建设二三期工程。建成综合交通枢纽、三大文化设施、通州堰、六环路入地改造、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项目。有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确保张家湾设计小镇、台湖演艺小镇、宋庄艺术小镇精彩亮相。三是围绕“3+1”主导功能谋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将城市副中心打造为发展高地。大力建设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台马科技板块和中关村通州园等片区,办好网络安全产业园,打造高端商务、文化旅游、数字信息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吸引一批符合城市副中心功能定位的重大产业项目,承接央企、市属国企等优质资源落地。推动老城双修,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城市治理智慧化水平。四是抓好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推动一体化发展。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延伸,打通道路堵点,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化居住、养老等配套布局。

           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同为北京“两翼”。北京将坚持把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将雄安新区发展与北京一体谋划、统筹考虑,助力雄安新区提升承接能力。一是深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合作。建成投用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分别由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等提供办学办医支持。发挥北京优质资源优势,在基础教育提升、支持医疗卫生发展、支持职业培训创新等领域深化拓展合作帮扶力度。二是提升创新发展水平。共同推进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规划建设,引导更多北京创新资源在雄安新区布局发展。三是加强接驳顺畅的交通体系建设。建成京雄高速等项目,实现交通路网顺畅衔接,为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提供支撑。

           未来五年,北京将增强与天津、河北联动,构建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推动疏解非首都功能取得更大成效,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畅通便捷,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使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