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包头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19-05-06 15:04点击:3546次来源:包头日报

    好山好水好风光,不再是远方,而是家乡。近年来,内蒙古包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和自治区党委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推动包头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4月的包头,满眼绿色伴着和煦暖风,56岁的市民金保华与伙伴沿小白河景观大道一路骑行。“头上是蓝天,眼前是碧水,耳边是鸟叫,深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金保华说,“这样的生活,感觉特别惬意。”这里是2016年通过国家验收的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规划总面积122.22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严寒高纬度国家湿地公园。近年来通过开展湿地巡护、保育区围封抚育、河道综合治理、退耕还湿、退渔还湿等六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沿黄湿地水质较往年明显改善,栖息动物和过境候鸟明显增多,周边植物也在逐步恢复。目前已建成165公里以堤代路的生态游览走廊,以及河道湿地天然景观带、绿化防护带、田园湿地风光带。昭君岛、小白河、黄河谣等景点景区如珍珠点缀其中,沿黄一线正在成为包头南端的一条绿色走廊。

    包头北端是横贯东西129公里长的大青山南坡绿色长廊。2007年包头市开始启动实施大青山南坡绿化一期工程,4年时间完成10万亩建设任务。2011年,启动实施二期工程,5年造林5万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全面加快包头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7年包头市启动实施大青山南坡生态修复绿化升级工程,东西长约129公里,南北宽约3至4公里,覆盖6个旗县区。计划利用10年时间,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大青山生态屏障作用。2017年至2018年已完成绿化及提档升级6.8万亩,修复山体74万平方米。聚沙成塔,滴水成河,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昔日灰秃秃的大青山已初步实现见绿见景见成效的目标。

    截至2018年底,包头市草原面积将近3100万亩,森林面积733万亩,湿地面积140万亩,自然保护区面积243万亩,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实现了“双增”,荒漠化、沙化实现了“双减”,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得到了加强。

    除此之外,包头城市生态空间进一步拓展。近年来,包头市坚持只增绿、不减绿,深入实施城市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半城楼房半城绿”的包头,早已成为市民的骄傲与荣光。

    广场公园、百里绿道、城中草原、智慧园林、一街一景、一园多品……已常年霸屏群众微信朋友圈,市民绿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2018年,包头市又完成台地公园一期建设工程,启动海绵城市示范工程,推进北梁绿道建设、老旧公园提档升级改造,累计新建改造公园、广场15个,完成小区绿化提档升级90万平方米。主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民交口称赞。

    生态建设做加法,环境保护做减法。过去一年,包头市以加快解决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谋划、精准发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达标天数首次达到80%以上,六项监测指标浓度均较2017年有不同程度降低,PM2.5浓度降至39微克/立方米。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空气越来越清新。

    新时代下,包头人再次携希望和梦想出发——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形成绿色空间布局。启动市县两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推进“多规合一”,形成包头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目标是逐步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城市空间格局。

    ——推动绿色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动公园绿地、小区绿化、道路绿化和绿道建设,完善公路铁路沿线和城市周边绿化,建设小白河湿地公园等郊野公园,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启动“消除无树路”行动。提高城市绿色节能建筑比重,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绿色交通建设和绿色生态小镇建设。

    ——推动形成沿黄生态经济带绿色典范。建立沿黄生态经济带项目库,建设沿黄绿色生态走廊、沿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沿黄现代产业走廊、沿黄文化旅游产业带,打造沿黄高质量发展经济带,将沿黄地区打造成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典范。

    ——推进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建设,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

    ——全力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三大战、一整治:

    严格落实“转型、治气、减煤、降尘、控车、严管”六项措施,全面推进扬尘污染防治、工业污染深度治理等七项重点工程,实施好47项大气治理项目,打赢蓝天保卫战;

    落实“清源、活水、减负、节流、严管”十字方针,推动实施工业水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水污染治理、饮用水源与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等“八大工程”,组织实施好东华热电废水资源化利用等23项治理工程,打好碧水保卫战;

    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和固废管理各项工作,全力推动29项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确保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处置,积极开展“无废城市”创建,破解“固废围城”的困境,推进净土清废保卫战;

    全面落实包头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三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不断提升农村牧区人居环境。

    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草原钢城的主旋律。包头全市上下正在用积极行动,为亮丽北疆、美丽中国增色添彩,齐心协力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落到实处。(包头日报 记者 姬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