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创新发展 > 正文

    上海为何要建五大新城?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1-05-10 08:15点击:2474次来源:腾讯网

    上海为何要建五大新城?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

           构建多中心发展的城市体系是限制城市规模无限扩张的重要手段与实现形式。一方面,过于限制大城市规模扩张,有可能造成城市发展停滞,导致更大程度的效率损失;另一方面,限制城市规模扩张的核心目的是倒逼大城市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腹地城市的发展。因此,多中心城市体系的核心不是放弃中心城市的发展,而是培育城市体系中的次中心城市。
           在构建城市体系的过程中,按照中心城市的规模与职能,城市空间结构可以分为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模式。本文重点关注省域层面的非单中心结构,为便于表述,将拥有两个及以上中心的省域城市体系称为多中心城市体系,新培育中心城市一般为省域内地级市的城市辖区。
           在已有的城市体系研究和实践中,对于多中心城市体系关注度越来越高,为探索我国多极化城市体系提供了充足的研究案例。如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拥有波士顿、费城、华盛顿、巴尔的摩等次级中心;以芝加哥为中心的五大湖城市群拥有底特律、克利夫兰、罗切斯特、布法罗等次级中心;以东京为中心的城市群也是东京都市圈、阪神都市圈和名古屋都市圈相互联结集合而成的多核城市体系;英国东南部城市群除了拥有首位城市伦敦外,还有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中心城市。在后续的城市体系规划中,这种多极化的思想被进一步深化,如欧盟将多中心的发展模式作为各层次空间规划的理论工具和发展目标;美国也将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列为2050远景规划的重大议题。根据中心城市的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可以把适用于我国的发展模式归纳为卫星城模式和轴带模式。
        (一)卫星城模式
           卫星城,全称卫星型城市,是指围绕中心城市、在地理空间上呈卫星分布状的城市。
           这一模式可以广泛适用于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体系建设。省域内部中心城市的定位不会改变,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打通中心城市与腹地城市的要素流通渠道,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腹地的一部分次级城市率先发展,逐级渗透,覆盖整个区域。
           通过各级中心城和卫星城的构建与组合,逐级构建区域或省域的城市体系,最终形成中心城—卫星城—县城三级城镇体系,让城市的影响力向乡镇渗透。而腹地的中心城市同时具备首位城市的卫星城和县城的中心城两重身份,把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任务逐步由首位城市过渡到次一级城市,依靠其相对分散的空间分布,扩大城市在整个省域或区域的影响力。
           通过卫星城构建多级城镇体系,一方面要提升卫星城市的要素承载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完善和保障能力优化。如城市的路面交通设施、地下管网、交通枢纽,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卫生服务以及入驻的经济、法律等服务机构,提高卫星城要素使用效率;另一方面,畅通要素流通渠道,升级中心城与卫星城之间的交通物流通道,整合迁移区域内部同构的产业,推动信息交流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普及,引导培育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
           在我国中西部的首位城市中,以郑州市为中心城,凭借近年来快速发展的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网连接阜阳、安阳、南阳、长治等卫星城而形成的城市体系,已经初步具备了多极化发展的潜力。
           卫星城模式的核心发展逻辑是资源要素由中心城通过卫星城向县城逐级转移,顺次发展,包括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城市建设。如前文所述,卫星城可以承接资源的前提条件是自身要素承载能力和使用效率的提升,单纯的要素转移与再分配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卫星城的城市建设问题。通过卫星城构建城市体系的首要任务就是强化卫星城的城市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除了传统的城市基础设施外,还要重视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医疗卫生等方面,比如在区域已有的科研院所基础上建设本地高校,增强与其他地方经济的知识、技术互动;保护城市特色文化,设计城市名片、城市色彩、城市地标;提升城市服务水平,提高城市效率,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二,区域定位。在满足了卫星城发展的基础条件后,还需要参与区域内或省域内的分工才能分享中心城市的外溢效应,扩大自身影响力。为了保证各个卫星城可以有序参与区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就要在发展卫星城之初,根据与中心城的空间距离和经济联系,由中心城向卫星城、中小城镇顺次确定职能定位及产业环节。同时培育不同级别城市的分工合作环境,建立经济、文化相通的地域性联盟。
           第三,产业转移。卫星城设立的初衷在于完善城市体系,培育新的增长极,缓解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一市独大”的现象。因此,卫星城能否承接中心城的产业及其附加资源的转移,是卫星城建设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环节。要从承接产业转移或培育与中心城配套的产业体系为出发点,秉持腾笼换鸟的思路,对于产业发展前景,尤其是高新产业的发展前景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注重从设计、研发到制造、销售的全产业体系承接;同时,注意本地中小企业的发展,根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经济、政策支持,形成地缘性的经济网络。
       (二)轴带模式
           轴带是指城市群分布在带状空间上,发展主轴为增长极间的经济走廊,主轴两侧分布着规模、职能不同的城市。与卫星城模式相比,两种虽然都是典型的多中心发展模式,但是前者拥有一个绝对的核心城市,卫星城虽然作为城市体系中的增长极,但是各方面实力均弱于中心城。而轴带模式往往拥有两个以上实力相近的中心城市,多个城市的辐射范围叠加确定城市体系的边界。
           相比于卫星城的逐级传递,在“轴带”上布局的次级城市是平等的,突破了地缘限制下的中心—边缘模式,次级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不再与中心城市的地理空间距离必然相关。但是,突破地理限制的前提条件是交通设施极大改善,城市间通勤效率显著提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全面普及。这也意味着,轴带模式对区域或省域内部次级城市的质量和均衡水平的要求更高。
           在构建城市体系的过程中,首位城市和与其规模相近的中心城市连接成发展的主轴,次一级城市构成城市带。随着中心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带的边界是开放的,随着中心城市实力增强,次一级城市数量增加而扩宽和延伸。与卫星城模式相比,前者不同级别的城市间关系还存有行政区经济的影子,轴带模式则是一种对行政区划的动态突破,延轴线的拓展、辐射能力更强,对区域之间的联系要求更紧密,更需要市场主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阶段,以国家中心城市重庆市和成都市为轴心布局的城市体系最为典型,在成渝连接的主轴上布局万州区、黔江区、南充市三座区域中心城市。以成都为轴心,绵阳、乐山分布在两翼;以重庆为中心,联系宜宾、泸州两座区域中心城市形成两条经济带。成都市和重庆市构成的双中心城市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一市独大”的负面影响,这一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成都市的首位度全国最高,但是其各项数值仍位于全国中游水平。
           同样作为多中心城市体系发展模式,轴带模式的发展逻辑与卫星城模式相似,但也具有自己的特色,相比于产业承接和转移,轴带模式更强调城市和产业的空间布局与分工合作,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轴带模式的形成往往依托一定的地理条件,如沿江、河、海岸线、交通干线等等。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要素流动渠道是轴带模式城市体系形成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加强中心城市和次级城市的联系,如建设快速轨道交通、城际高速网络和综合交通枢纽设施,构建覆盖面高、服务便捷的信息共享网络。充分利用港口、机场、交通干线等区位优势资源,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第二,产业布局。以便捷的要素流通渠道为基础,中心城市、次级城市和其他中小城镇可以建立系统、立体的分工合作关系。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产业的延轴带布局,以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或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次级城市集群发展,根据地区特色形成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提高空间利用效率,进而提高人口、资源的集聚能力。
           第三,城市合作。轴带模式中的次级城市,同级合作更为频繁,需要打通行政壁垒,在要素流通、产业协同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合作,推进区域内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和行政规范一体化,公共服务、城市文化、生态治理协同化,跨区域利益协调、补偿机制常态化。进一步突出次级城市在城市群中统筹协调作用,促进城市群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