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北京市政协今年专题协商推动“两区”建设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1-04-08 09:01点击:8327次来源:北京日报

            4月2日北京市政协举行“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协商情况通报暨联合调研组成立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市政协今年将专题协商推动“两区”建设,为本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自贸区建设的起步之年。市政协今年将在全面梳理“两区”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基础上,以推动自贸区建设为调研重点,着眼于释放“两区”政策叠加优势,从体制机制创新、政策配套、服务保障、要素聚集等方面入手,研究提出推动“两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在体制机制政策创新方面,将在对现有政策全面梳理、国内外自贸区相关政策对比的基础上找准“两区”现有相关体制机制政策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体制机制政策创新建议。

           在促进“两区”联动方面,将以规划、管理和推进机制为重点,研究提出促进“两区”联动、形成“1+1>2”叠加优势的政策建议。

           在重点示范片区建设方面,将对比“两区”建设目标要求,找准当前重点示范园区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区”建设目标之间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促进“产业+园区”协同开放的政策建议。

           在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方面,将研究提出提高“两区”国际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促进金融等国际高端要素集聚的政策建议。

           在国际人才引进方面,将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先进城市人才经验做法,瞄准“两区”建设需求,研究提出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国际高端人才,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优势的对策建议。

           在国际化服务保障方面,将研究提出吸引集聚会计、审计等国际化专业服务机构以及国际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资源,提高“两区”国际化服务保障能力的政策建议。

           北京市商务局、发改委、科委、经信局4部门向委员们通报了北京市“两区”建设的相关情况。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市政协将围绕“全力推动‘两区’建设,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协商,紧扣“两区”建设中事关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深入开展协商议政,为本市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探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北京市经信局:今年将出台高精尖规划等重大政策

           北京市经信局建立健全了制度化推进机制,高质量推动任务落地,比如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已经正式成立,成为国内首家基于“数据可用不可见,用途可控可计量”新型交易范式的数据交易所。目前“两区”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5%,比2019年同期增长24.5%,增速比全国高出13.4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信息服务业预计营业收入实现2664.7亿元,同比增长51.5%,实现“开门红”。北京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壮大,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软件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4个千亿级创新型产业集群。

           下一步北京市将突出“两区”数字经济特色,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狠抓重大战略性项目落地,培育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优化新时期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环境,高精尖规划计划、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新智造100”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计划今年6月发布实施。

           北京市科委:本市将实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

           北京北京市加大政策突破形成落地案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取得重大进展,科技部已经正式批复同意在北京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及批准”政策,对在京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时,满足从业一年以上且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发费用总额比例不低于50%条件的,实行“报备及批准”。目前市科委已经形成工作方案,明确政策口径、实施程序,做好政策落地准备工作。此外市科委还推动外籍科学家领衔科技政策落地,科技成果转化权属改革也取得成效,开展“先赋权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模式,北京市9家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入选科技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数量居全国首位。

           下一步市科委将聚焦科技创新全链条的基础研发、技术开发、试验验证、落地转化、产业发展5个环节,围绕人才、资金、知识产权、空间、数据、政策环境6个科技创新要素,重点就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4个重点领域,打通科技创新全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人才、金融、知识产权等创新要素双向流动,营造一流创新生态。

           北京市商务局:“两区”建设半年新增优质项目1100多个

           北京市“两区”建设已经形成各区、各部门一盘棋的推进格局,全市“17个区域+9大领域+4大要素”细化方案先后印发,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改革试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构建区级承载、部门支撑的立体化推进体系。北京市实施收货清单成果统筹机制,逐项梳理落地政策、项目和平台情况,明确各项任务落地时间、进展情况、落地成效,形成近期、中远期收获清单。今年6月底前拟实行近期收获清单,可落地政策54项、项目17项、平台13项。今年12月底前拟实现中远期收获清单,可落地政策30项、项目8项、平台8项。

           “两区”建设批复半年以来,北京市已经取得显著成效,高标准高效率落实国务院批复方案中的251项任务,截至目前已经落地140项,任务完成过半。一批标志性的项目已经落地,“两区”建设半年来新增1100多个优质项目,比如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全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公司、全国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等。

           北京市发改委:为京津冀协同开放打造“三地同标”发展经验

           北京市发改委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工作组作用,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平台。研究制定了《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围绕推动三地自贸区联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共享合作园、探索建立三地自贸区一体化征信体系等领域,重点提升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协作水平。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三地工作联动机制和境外园区数据库,三地共有境外园区14家。北京市还聚焦优势领域加强企业对接,梳理本市科技创新优势领域和代表企业资源,形成北京优势企业技术供给清单,为京津冀传统行业改造升级提供菜单式服务。北京市将重点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探索开展跨区域平台方案,以企业为主体、以区块链平台为依托,围绕建设产业协同数字联盟、数字经济亦庄实验室、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搭建跨区域创新平台。下一步市发改委将以“两区”建设为基础,开展京津冀自贸试验片区在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开放打造“三地同标”的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