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北京市智库领域第一联合党委
  • 中心工会
  • 共青团委员会
  •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管理委员会
  • 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奋力开启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征程

    www.zjcsc.org更新日期:2021-02-23 09:47点击:3963次来源:新华日报
           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他还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为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遵循,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完善土地制度,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制度的融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赋予集体土地更加完整的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实现国有和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平等;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完善农民的宅基地制度,承认宅基地及其住房属于农民私产,给予农民充分的财产权和处置权,真正使农民的宅基地产权落到实处;允许农民有权出售宅基地给城市居民,实现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双向流动。

           建设科创之城,释放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始终把招才引智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举措,建好“人才公园”,打造“英才小镇”,不断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环境;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吸引人才逐梦乡村,积极做好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培育、文化内涵挖掘传承等工作,促使城市创客、乡村创客回流乡村。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逐年增加对涉农领域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重点扶持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村科技超市分店及便利店、“星创天地”等服务载体建设;进一步归口整合支持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扶持资金,让农业人才落户乡村、项目落地生根;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农业科技服务载体作用,采取多种培训模式,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城乡产业发展高效布局。产业布局上实现城乡有效的平衡,从顶层设计入手,精准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聚集;按照“产业沿着公路走”的思路,加大公路沿线两侧产业园区扶持力度,扩大设施蔬菜种植规模,打通产业园区对外通道;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兼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让绿色成为村民的致富引擎,打造集生态采摘、林下经济为一体的特色林果基地。强化乡村产业支撑,加大投资引进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动当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并借助高校科研力量,让技术人员对农民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指导,提高农民对先进技术的接受水平和应用能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立足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符合产业发展形势和经济规划发展的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培育更多适宜农村的特色产业,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基础设施,做优城乡发展的硬环境。编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布局规划,充分考虑产业空间布局、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情况,科学编制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确保与其他规划的协调配套;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明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载体和抓手,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计划性和项目安排的系统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将基础设施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农民为主体和金融支持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可持续投入机制,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建设;建立财政支农的稳定增长机制,强调以政府投资为主,制定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健全财政资金投资的引导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政策杠杆作用,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建设管护机制,按照项目体系“最后一公里”的要求,安排一定比例专项资金,保障已建项目后续的维护和运行;明确权责主体,明确区、街道、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中的事权,建立事权与责任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分级负责制;鼓励采取承包、租赁、拍卖、转让等形式,明确小型基础设施管护责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让农民享有更稳定的工作。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从普通务工者向有一技之长的“技工”转变,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健全城乡统一的用工管理制度、合理的工薪增长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完善农民工欠薪支付机制,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公益性岗位进村活动,切实解决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被征地农民、低收入农民、农村复转军人的就业困难问题。二是让农民享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深入实施名校办分校、集团化办学、打造城乡教育共同体举措,构建城乡双向沟通、动态均衡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着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完善名校长、名教师校际间定期交流机制,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农村地区中小学办学水平,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育,切实增强吸引力,促进学生就地入学。三是让农户享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坚持应保尽保原则,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提高对进城务工经商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其住房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形成普惠制、共享型的公民福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培育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服务能力的街道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支持标准化中心村卫生服务机构建设,以驻村医生、巡回医疗、流动医疗车等形式对农村地区实现服务全覆盖。

           打造美丽乡村,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建设良好的生态文明,以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美丽乡村整乡整镇创建、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为载体,加快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生态型政府”,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目标,全力推行“绿色GDP”,把生态标准植入到政府各项行为之中;确立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者”的定位,促使企业改善对自身生态责任的缺失;以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为手段培养全社会的生态意识,促使公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参与者。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改变原有的以纵向、封闭为特征的单位党建模式,转向开放、网络化的党建模式,采取挂靠、联合、派驻等多种形式,构建立体网络式的大党建格局;在基层形成多层次的社会治理组织设置,不断完善基层的科层组织体系结构和社区自治体系组织结构,将社会事务管理能力向基层延伸;适应公共诉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摒除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工作方式,抓住重点领域和环节,加快向“有限政府”的服务者角色转化;在各项政策制定上,广泛倾听农民的建议,适当地向农村地区倾斜。